“现在我能自己扶着栏杆上下楼梯,买菜做饭也不用老伴儿搭手了!” 近日,在河南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复诊室,56 岁的偏瘫患者王先生一边说着易操盘,一边稳稳地迈出脚步,脸上满是久违的笑容。让王先生重获行走能力的,正是河南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赵萌 —— 这位师从中国神经调控领域开拓者栾国明教授的北京专家,凭借近 20 年深耕功能神经外科的经验,用先进的神经调控技术,为众多像王先生这样的偏瘫患者点亮了康复曙光。
王先生的人生转折发生在 2023 年初。彼时,他因突发脑梗紧急入院,虽经抢救保住性命,却留下了严重的偏瘫后遗症:右侧肢体肌张力急剧升高,右手蜷缩成拳无法自主伸直,左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,每走一步都需拖拽着才能挪动,出门全靠轮椅,日常穿衣、吃饭等简单动作都需家人照料。
“跑了好几家医院,都说只能靠康复锻炼慢慢恢复,可练了大半年,肌张力高的问题一点没缓解,反而越来越重。” 王先生的妻子回忆,那段时间丈夫情绪低落,甚至一度拒绝治疗。偶然间,他们从病友口中得知,河南三博脑科医院有位北京来的赵萌主任,擅长用 “神经调控” 技术治偏瘫,抱着最后一丝希望,夫妻俩找到了赵萌医生。
初次面诊时易操盘,赵萌医生细致了解王先生的病史、治疗经历及康复需求,通过检查,赵萌发现王先生的偏瘫核心问题是脑梗后神经损伤导致的 “肌张力障碍”,传统康复训练难以突破神经功能调节的瓶颈,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(SDR)等传统手术又存在神经永久损伤、术后并发症风险高的问题。
展开剩余66%“可以先试试体外电极体验,看看神经调控的效果。” 赵萌向王先生解释,他采用的脊髓电刺激(SCS)神经调控技术,不同于传统手术的 “损毁神经”,而是通过 2mm 细的导丝植入体内,精准调节神经功能来降低肌张力、改善肢体力量,不仅微创可逆,还能规避感觉障碍、大小便失禁等术后并发症。考虑到王先生对手术的顾虑,赵萌建议先进行 2-3 周的体外临时电极测试,确认有效后再进行永久植入。
2 周后,王先生的变化让全家惊喜:右手能慢慢张开,左腿拖拽感明显减轻,甚至能在家人搀扶下走 10 多米。“有效果!我们做永久植入!” 王先生坚定地说。
在河南三博脑科医院百级层流手术室,赵萌带领成熟的配台团队,仅用 1 小时就完成了脊髓电刺激电极永久植入手术 —— 得益于她主导优化的 “椎板间入路” 技术,手术时间比传统路径缩短 30%,电极靶点定位误差控制在 0.5mm 以内易操盘,创伤极小。
更让王先生省心的是,医院配备了专业康复训练室,术后无需转院,就能直接在院内完成康复训练。“赵主任会根据我每天的肌张力变化,调整电刺激强度,从最初的 0.8V 慢慢调到 2.5V,康复师也会针对性指导我练平衡、练步态。” 术后 3 个月,王先生已能独立行走,Ashworth 量表评分从术前的 4 级(肌张力极高,肢体僵硬)降至 1 级(肌张力轻微升高),Fugl-Meyer 步行能力评分提升 65 分,达到 “独立行走” 标准。
作为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精神学组副组长、栾国明教授的嫡传弟子,赵萌深耕神经调控领域近 20 年,如今常驻郑州河南三博脑科医院,不仅带来了北京的顶尖技术,更让患者享受到了 “北京专家水平,郑州亲民价格”—— 相较于北京同类治疗,费用降低 1/3-1/2,且纳入医保,极大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。
“很多偏瘫患者觉得‘瘫了就是一辈子’,其实神经调控技术能给他们新的机会。” 赵萌表示,他带领团队在河南三博脑科医院建立了集神经外科、神经内科、矫形外科、康复科于一体的肢体运动功能诊疗中心,每年完成数百例偏瘫、脑瘫、截瘫手术,术后 6 个月患者步行能力提升率达 72%。“我们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病,更要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尊严。”
如今,王先生已能独自逛菜市场、接送孙子上学,他常对病友说:“是赵主任让我告别了轮椅,重新站了起来。这样的好医生,这样的好技术,真是我们偏瘫患者的福音!”
发布于:北京市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